360足球比分,足球比分网

图片
您的位置: 首页 >360足球比分,足球比分网>详细内容

【常德地名印象】善卷垸:一卷德心润湖湘

来源:区划地名科 2025-04-23 09:28 字体:【

常德中心城区的沅水南岸,市鼎城区政府所在地。相传上古时期的善卷先生曾隐居于此,故名善卷垸。

善卷先生是尧舜时期的高士,他以德行著称,被尊为“德祖”,与许由齐名。善卷是尧帝和舜帝的老师。据记载,尧帝和舜帝都曾想将帝位禅让给他,但善卷拒绝了,并多次变换隐居地,过着“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”的生活,善卷垸就是他的隐居地之一。

据《庄子·让王》记载,尧舜时期,善卷曾在常德的枉山(今德山)一带隐居。他躬耕陇亩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自食其力,并向民众宣传圣贤之道,教化苍生。至今,德山一带还留有许多与善卷相关的遗迹:善卷古墓,是纪念善卷的重要遗迹之一;善卷祠,用于纪念善卷;鼓槌子沟,相传是善卷置鼓的地方,因鼓槌掉落而得名;牛头港,是传说善卷牵牛喝水的地方;洗耳滩,相传善卷在此洗耳,以示对“刺耳”话语的拒绝;善卷读书台,是善卷曾经读书的地方;而枉水边的善卷钓台,是善卷先生垂钓处,都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命名的遗迹。

黄牛耕田遇帝王

相传尧帝南巡至武陵枉人山,见山脚田垄间有位老农正在驱牛犁地。这位老农须发皆白,精神矍铄,手里握着一根荆棘条,却从不抽打牛身。尧帝细看,只见黄牛走得慢吞吞,时而低头啃食田边青草,老农也不烦恼,反而用荆棘轻轻拂去牛背上的蚊虫。尧帝好奇问道:“老丈为何不用鞭子赶牛?”老农笑答:“牛为我耕田,已是辛劳,岂能再加鞭笞?持荆不为催赶,只为驱虫罢了。”尧帝心头一震,又问:“若以水牛代黄牛,岂不省力?”老农摇头:“黄牛力弱却与我相伴多年,若换水牛,黄牛何辜?”这番对话让尧帝认定,眼前的老农正是百姓传颂的贤者善卷。他当即躬身行弟子礼,以“北面而问”的大礼求教治国之道。随从大惊:“天子何以拜布衣?”尧帝叹道:“善卷之德,可化天下。我不及也!”

两拒帝位隐德山

尧帝欲将天下禅让善卷,善卷却摆手道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吾所求不过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何须江山?”他手指远处茅屋,屋前晒着葛麻衣裳,篱笆内鸡犬相闻,“帝王之忧在四海,吾之乐在一田。”
    数十年后,舜帝南巡至枉山一带,亦寻访善卷先生。彼时的舜帝身着华服,随行乐师奏《韶》乐,善卷却蹙眉直言:“君以锦绣眩民目,以繁音惑民心,此非治国之道。”舜帝惭愧,欲再让帝位,善卷大笑:“吾居山野,冬日披裘御寒,夏日穿葛避暑,逍遥于天地,岂愿自缚于庙堂?”说罢飘然而去,隐入德山深处。

善卷归隐后,百姓将他耕作的田垸称为“善卷垸”。到唐时,诗人刘禹锡任朗州司马,寻访善卷遗迹,在垸中写下“耕田持荆德如山”的诗句;而清康熙年间,湖广督学王荪蔚亲题“帝者师”金匾悬于德山乾明寺,香火缭绕。从此,善卷的传说与佛道文化交融,成为百姓心中的一座道德丰碑。

关于善卷在善卷垸的传说,其史料很多。如《慎子·逸文》、《庄子·让王》、《庄子·盗跖》、《荀子·成相》、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、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、《淮南子·淑贞训》以及明嘉靖《常德府志》、清嘉庆《常德府志》、清同治《武陵县志》。善卷的传说历经数千年的积淀,其传承内容和形式众多,以善卷先生为题的民间传说、诗歌、民谣、散文等文学作品数百篇,屈原、李白、刘禹锡、王安石等数位诗词文人盛赞善卷先生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。现在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各类艺术形式都有善卷先生“击壤而歌”的影子,如《善卷与白龙潭》、《善卷命子堵决口》、《善卷古坛》等都带有较强的现实性与一定的神话色彩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传承空间。常德市善卷文化研究会贵体健会长的《善卷的传说故事》等著作,记载有善卷“让帝王”“布善德”、“启民智”的故事。

善卷的传说于2012年被列入第三批“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,善卷垸这一历史地名也将随着善卷的美德流芳千古。

×

用户登录